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一作文

舌尖上的中国文化作文(7篇)

来源:收集 时间:2024-01-03 手机浏览

舌尖上的中国文化作文1000字篇1

开始吃年糕了,我端起白瓷盆,不由想起了那次在“年会”上看到的打年糕情景。

那是在一个年会上,锣鼓喧天,金龙炫舞,人山人海。舞龙肯定是最吸引人的。你看,正津津有味吃着糖画的小孩,拍手叫好的老人,还有连按手机快门的年轻人,都紧跟在“龙”身边。

而我却被那“咚——咚——”的响声给吸引过去了。

我闻声而寻,来到一个石臼旁边。只见一个大伯时而在石臼里洒水,时而拿着个木锤,向石臼里砸去。他在干什么啊?一旁帮助大伯的人告诉我,这是在“热身”呢!真正的“好戏”在那里头。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是一个“老虎灶”,锅上是大蒸笼,跟包子店蒸包子的一样,只是大了许多。蒸笼里热气腾腾的,那是什么?

我的好奇心更强烈了。趁大伯打开蒸笼的时候,我探头探脑地想一看究竟。可当我把脑袋伸进蒸笼,看到的却只是一股白气像潮水般涌了出来。大伯哈哈大笑,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对我说:“小朋友,这是白白的糯米粉,你吃的年糕哇,就是从这儿出来的!”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炉火把我的脸蛋照得通红。

“好咯,起锅咯!”大伯一把掀开蒸笼,缕缕热气白雾,夹杂着米香,迅速裹住了我。大伯和旁边的一位爷爷对了一下眼,“嗨”的一声,合力把大粉团子抬了出来,两人小跑着来到石臼边,又是“嗨”的一声,一起把大粉团子翻进了石臼。大伯又在手上抹了些油,不停搓着大粉团子。

随后,大伯举起了10多斤那么重的大锤子,举过头顶,涨红了脸,使劲向石臼里的大粉团子打去。粉团沉闷地“啪”了一下,大伯又赶紧拎起大锤,趁此机会,爷爷就拿着“洗帚”往粉团上甩水。甩够了,第二锤子也正好下来了。“啪——啪——”大粉团子像一个顽皮的小孩子一样,打一下,缩一下,不打了,又弹了回来。十几下后,大伯已是大汗淋漓,他说了声“不行了”,就放下锤子,换那位爷爷来打。另外两位大伯趁这个“换班”的间隙,双手在冷水里一浸,合力抬起粉团,猛地将团子翻过身来。爷爷开始打了了。在这锤打——甩水——翻身的完美配合之下,大粉团子变得愈发富有弹性。我趁大伯休息的时候,偷偷拔下一小坨来,一口塞进嘴里。“嗯,真好吃!”我对着大伯连连称赞。

打得差不多了,大伯便将这白嫩嫩的面团从石臼里搬出来,放在沫过水的的桌子上,另两位大伯就开始揉搓年糕,左手翻过来,右手按压着,反反复复,直到把面团做成长方形的年糕模样。

最后,他们在年糕上“点花”,其实就是在年糕上用毛笔轻轻点上一朵“红花”。红花开在年糕上,在阳光下绽放,为新年平添了几分喜庆。

舌尖上的中国文化作文900字篇2

在我记忆中,奶奶是极会做甜食的,尤其是桂花糖。

八月十五月儿圆。每逢到了中秋节,明亮的月光洒向大地,凝结成地上洁白的霜。每家每户都会团聚在一起,吃月饼,赏圆月。在我老家,中秋佳节其实还有美味的甜品——桂花糖。

八月桂飘香,每到中秋之时我便会想起老家的桂花,桂花树下的奶奶,和她手中为我静心准备的桂花糖。

依然记得很多年前,勤快的她每次做桂花糖时,我都会踮起脚尖,扶着灶台,看她搅拌浓浓的糖浆和晒干的桂花的样子。“奶奶,这么香的味道,你是怎么做的?”我好奇地问。她轻轻笑道:“桂花香,糖甜,在锅里熬。”等冷却成块的桂花糖端上桌时,我便迫不及待地抓起来啃,甜甜的,酥酥的。她做的桂花糖,是我儿时记忆里最美的味道。

后来,我长大后便离开老家上学,我和奶奶似乎渐行渐远了。但每年七八月份桂花盛开的时候,她就会给我寄来桂花糖。我知道她想让我在桂花香中度过美好的中秋节。而每次打开包裹时溢出的馨香总会让我回忆起年迈的她在灶台边氤氲的热气中熬桂花糖的模样。那时天真的我总以为可以一直陪伴着她,一直吃她做的桂花糖。

去年回到老家,正是桂花盛开的时节。院落里满树都是金黄的桂花,馨香弥漫着整个院落,看着那清丽可人、丰腴鲜美的桂花,我眼前却浮现出孱弱的奶奶拿着竹竿打桂花的情景。

整理好心情,我推开沉重的院门,跨进门槛后,映入眼帘的便是奶奶坐在摇椅上欣赏着院子里的桂花。微风拂过,桂花纷纷落下,她伸出枯黄瘦弱的手,接住了一朵朵金黄的桂花。阳光柔柔地洒在她身上,她看上去是那么的安详。

奶奶见是我回来了,高兴得似个孩子,牵起我的手:“走,奶奶给你做糖吃!”我看见奶奶脸上的皱纹更深了,几缕白发有些刺眼,我的鼻子酸酸的,一时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做糖的步骤还与我记忆中的一样,我把那些晒干后褪成淡黄,因失去水分一碰就脆脆的桂花拿到灶台旁。奶奶在锅中放入一些水,“咕嘟咕嘟”水涨后,奶奶就将大勺糖放入水中,不断搅成浆,“嗞嗞”两声砂糖在锅中跳舞。待糖浆熬浓后,奶奶向锅中撒入桂花,卖力熬着。我连忙上前握住奶奶苍老瘦弱却不失温暖的手,和奶奶一起慢慢搅拌那香甜的糖浆。瞥见奶奶眼角含笑的目光,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拿起一块刚“出炉”的桂花糖,唇边洋溢着糖的余温。甜在舌尖慢慢扩散开来,不知怎地,这次的糖尤为的甜。眼前被泪水蒙住,一片白茫茫,在模糊中我却清晰看到奶奶嘴角洋溢着甜甜的微笑,为我包着那些桂花糖。

爱在舌尖绽放,原来爱的味道是这么香甜啊!

舌尖上的中国文化作文900字

四川有麻辣鲜香的腊肉,江西有让人回味无穷的霉豆腐,在江苏高邮有文明各地的鸭蛋……这些足以称上是舌尖上的美食了,可我却认为这些远不及我家乡的美食——咸菜。小时候,在乡下,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回到外婆家,外婆就会从厨房的桌子底下翻出一瓶瓶腌好的咸菜。外婆总是端起一瓶,放在桌子上,转了个圈,觉着不够好,又摇着头说:“不行,这瓶还不够入味,要吃就得吃最好的”于是,又将这瓶放下,端起另一瓶。

终于,在精挑细选中,外婆挑起了一瓶颜色较黑的。打开那密封的盖子后,一股浓浓的酸味从瓶口发出。这无形的气味散布每个角落,最后进入我的鼻孔让我浑身发抖:“这什么呀?太酸了,真受不了!”我捂着鼻子就往门外跑去。可外婆总是很享受的样子,弯下腰去随手捞起一颗往鼻口送去:“嗯,这味道,够了,就要这样!”到了晚上,饭桌上都是黑乎乎的咸菜。有咸菜酸笋汤、咸菜炒苦瓜、咸菜炒大肠……看着这些,我忍不住流下口水,不是被菜的美色所吸引,而是“酸”到了。光是看着,就马上打开了食欲。就连平常不爱吃饭的妹妹一连就吃了好几碗,吃完了还用舌头在碗里舔了又舔。这让站在一旁的我不禁又往回咽了咽口水,我拿起筷子夹了一小块。菜入嘴里,脆、香、酸、甜、咸开始从舌尖蔓延开来,占满荤腻的胃口一下子就打开了……后来,随着爸妈来到厦门读书,接触到咸菜的机会越来越少,天天不是鱼就是肉,要不就是青菜,吃腻了,便会觉得这些不再是什么美味佳肴,只不过是平淡无味的几道菜罢了。一天早上,妈妈从菜市场搬回两袋的芹菜,我好奇地问了句:“这是做什么?”妈妈擦着汗应道:“好久没吃咸菜了,想它了,咱们也自个儿做!”我一听,乐了。

只要一想起外婆家的咸菜,我便不自觉地往肚子里咽口水,那味道,想想都让人垂涎欲滴。大约晒了一个星期左右,妈妈又把菜从阳台收起来,当天晚上就开始做起来。我拿了条小板凳,坐在妈妈旁边,看着妈妈的一举一动。妈妈把一颗颗芹菜切成了一小段,用筷子夹起塞入瓶中:“去,去把盐拿来。”我从厨房里拿出一包盐。“往里倒!”我照着妈妈说的做了,我边倒盐妈妈边拿着筷子在瓶中将盐弄均匀。将一瓶都塞满后,觉得差不多了,又端起瓶子低下头去嗅了嗅,然后再在封口处铺上塑料袋,最后才用盖子扭紧。吃咸菜时享受,做咸菜更有意义了,自家做的咸菜,恐怕更香吧!一天中午,我打开饭盒,惊奇的发现:菜里竟有咸菜。我拿起汤勺,舀起一勺便往嘴里送:“是,酸酸的,甜甜的没错。可总觉得没有外婆家的咸菜好吃,是少了配料么?家乡的咸菜啊,究竟是什么值得我日思夜想,做梦也流口水呢?也许是那味道还未从我的舌尖散去吧!

舌尖上的中国文化作文1000字篇4

当一声清脆响亮的尖叫,划破蓝天,这个渺小的世界就又多了一条生命。然而,这脆弱的生命虽然需要周围的呵护,更需要带给他思维,带给他站起来的能量——“食物”

十四个春秋将在眨眼间过去,镜子前的我,已不再如当年那样。我有了自己独特的思维,自己独特的童话。曾经我害怕自己看不见色彩,被可怕的黑暗笼罩;害怕自己听不见音乐的起伏,在凄凉的无声中度过;害怕自己闻不见芳香,孤独的在花海中哭泣。

曾经我天真的以为,味觉可以被自己的无情的丢弃。

但随着时间的变迁,随着时间的磨练,我才明白任何东西与味觉相比,轻如鸿毛,我才明白食物是生命的延续,是生命的源泉。

食物的味道可以与生活媲美,正因为有了食物的酸甜苦辣,才有了我们对生活的形象描绘。

古人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就算死,也要做一个饱死鬼,这是懒羊羊的口头禅,也是他的誓语。可见“吃”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延续。秋天随着秋风起舞,金黄的稻谷也随着秋风起舞歌唱,在田间,我看见了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我触摸到了农民们汗水的结晶。望着这触心的一幕,我不觉像一个犯了错的孩子,带着猴屁股般的红,垂下了那高高扬起的头。学校里,我总是挑食,面对自己不喜欢的食物,不懈望一下,便头也不回的把它无情的抛弃了。却曾未考虑过这粮食的来之不易,却曾未有过愧疚……

站在繁华的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车辆,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那路旁边五颜六色的车辆直直的排列着,可谓是一道不错的风景线,红的红,绿的绿,花的华,让人眼花缭乱。一看这情景就知道是就餐时间了,伴随着杂乱的步伐,我怀着无限期待,踏进了这“人间天堂”。顿时,一股久违的香味迎面扑鼻,香气笼罩着我的心头,香气引诱着的步伐。点了菜,也上了菜,桌上的斑斓如一幅水彩画,让我大饱眼福,开动了,之间赞美声淹没了杂音,一切都这样美好,一切都这样温馨,在食物的酸甜苦辣中,我们不仅品味着生活,更多的是在享受生活。

是谁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滋有味?是谁?是都被常人抛弃的“食物”。

懂了,作为人类,我√写作文★√们总是自私的,总是在自己讨厌的食物前露出自己狰狞的面孔,总是在捧怀着饱食之后,忘却汗水的结晶,忘却食物的伟大。但是,作为一个学生,我有必要奉劝大家要珍惜食物,我们要对得起我们生命的延续,生命的源泉——“食物”。

秋风送爽,随着秋风,把我的忏悔带遍世界吧……

生命的源泉,生命的延续,神圣的“你”,纯洁的“你”伟大的“你”,值得我歌颂,赞扬,在世界的一角,我在徘徊“你”的“身影”……

舌尖上的中国文化作文1000字篇5

已经夏天了,闷热的天气压的人喘不过气来。回想冬季的舌尖,不禁让我深陷其中:味蕾的贪婪、牙齿的疲劳,都不由得让我回望冬季里让我垂涎三尺的珍物—腊肠。

冬天,干冷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一般,特别期望这样种天气,因为一到这个时候,我就可以在满满的幸福中度过。妈妈在这个时候,总会露出最灿烂、最朴实的笑容,用一节节肠,灌满香气四溢的馅料,灌满渴望美食的味蕾黑洞,灌满那浓浓的思乡情。母亲用手在铝盆里和着馅料,眼中露出最慈爱的目光,目不转睛的看着那一盆馅料。而我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忍不住插一句:中国的饮食安全真是没有保障。然后母亲总是转过脸,从那深陷在眼窝的,却又炯炯有神的眼睛中射出两道凶狠的目光,犹如两根针,扎进我的内心,针针见血,然后冷冷的丢下一句:“爱吃不吃。”我想:我可能触犯了母亲心中的底线了,母亲在没来北京之前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农,身上沾满黄土的气息。而如今,已有十几年没有回家了,没有看望父母,没有回家吃一口真正的家乡菜了。妈妈可能在做这个腊肠的时候,揉进了情、揉进了泪、揉进了心。这也许是母亲唯一的,最珍贵的回忆的吧。

等到灌好馅料,还要在太阳下晒半个月,这段等待是十分痛苦的。看着蔚蓝的天空上,干燥得没有一丝云彩,阳光肆无忌惮的洒下来,微微颔首,贪婪的目光射在腊肠上,还好只是目光,不然腊肠说不定就要千疮百孔了。闻着那味道,鼻尖微微的抖动,努力地捕捉着那淡淡散发的味道。啊,那是家乡的味道。终于吃到嘴里的,细细的咀嚼,吃进的是腊肠,但它却又转化成了一种图画:围着餐桌,大口吃肉,大声聊天,一片喜庆热闹。又是一种图画:人们站在黄土上,用自己的汗水滋润着这片土地。不断地转化,真的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母亲总是笑着扣下一大截煮熟的腊肠,塞到我的嘴里,很快就忘了我那时的冒犯。妹妹和爸爸还有我一起,也不客气,风卷残云般的海塞。

以后,只要有腊肠,妈妈总是会切出晶莹剔透的一盘来。比其他的菜切的都要小心,仿佛那截腊肠就是她的一切一般。接着,吃饭的时候,总是会给我夹,面露微笑的看着我吃,那笑容是那样的美。

看着妈妈的笑容,我陷入了深思。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已退居二线,各种节日都变成了获利的大好时光。许多传统文化的立意也在已被人们抛到九霄云外了。真应该对此表示惋惜,明明传统文化随人类而生,却不能随人类共享一片蓝天,反而要因为人类的情感而一点一滴的消逝,不能让它们在沐浴在阳光下了。我们的行为,令他们蒙羞。

现在,细细体味着舌尖的美味,享受着母亲的微笑,感受着心头的思乡。也许以后,可能再也吃不到揉进了真正的情感的`腊肠了,再也吃不出自己的感觉了吧。

舌尖上的中国文化作文900字篇6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悠久的历史,当然,在饮食方面也不例外。然而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里,各地的饮食文化自然是不尽相同的。在众多风格各异的饮食文化中,我对广东地区的饮食文化是比较熟悉的。

饮食,顾名思义,就是饮和食。说起广东的“饮”,就不能不说茶。广东人素来爱喝茶,有些地区的广东人甚至将茶和米看得同等重要。茶是个好东西,对人体的益处是一言难尽的。广东人爱喝茶,在享受茶给身体带来的好处的同时,更享受“功夫茶”。功夫茶并非某种茶的品名,而是一种喝茶的形式。经过一定程序的精心泡制,才有了一小壶香气四溢的香茗。将茶慢慢倒入陶瓷的茶杯中,端起茶杯,仔细看着杯中这清透的茶色,闻着杯中散发出来的清香袅袅,轻品一口,让这甘甜慢慢浸润你的喉咙。一杯下肚,神清气爽。或许,这就是广东人饮茶的精髓所在。

广东人爱饮茶,特别爱饮早茶。在广东,你会发现,大清早的,大大小小的酒楼、茶馆早已座无虚席了。广东人饮早茶这一习俗的起源,最早还得追溯到民国时期甚至清朝。到现在,广东民间还流传着一句话:清晨一壶茶,不用找医家。这足以看出广东人对于饮早茶这一习俗的重视。清早起来,到茶馆找好位置,泡一壶好茶,点上几份粤式点心,在邀上几位老友,一边品茶,一边叙叙旧,消磨闲暇时光,这难道不是人生的一大美事吗?

“民以食为天。”广东人也是如此。在“食”方面,就有广东菜了。广东菜,即鼎鼎有名的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粤菜。粤菜的选料范围非常广大,品种花样繁多,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几乎都能上席,令人眼花缭乱。粤菜的做法十分讲究,主料选择要求严格,配料用量力求精细,而且配料味道不宜过重,要注意保留食物原味。粤菜注重质和味,口味清而不失鲜,淡而不失美。像麒麟鲈鱼、蚝皇凤爪、东江盐焗鸡等,都是比较有名的粤菜。它们追求色、香、味、型,没有徽菜般咸得出奇,没有鲁菜般的大葱大蒜做工粗糙,没有川菜的重口味,没有浙菜的甜腻,更没有湘菜般刺激味蕾。粤菜在味道和食物造型上都很出色,因此粤菜才能够在如此优秀的八大菜系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在世界上的代表菜系,享誉全球。

广东地区的饮食追求自然清爽,口味清淡。有人将广东的饮食习惯比作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公子。之所以这样比喻是因为在这个调味料横行的年代,广东饮食依然能够坚持保留自我,回归自然本色。我们不能否认,广东地区的饮食文化是相当优秀的。我认为,广东优秀的饮食文化应当是每个广东人都引以为傲的!

舌尖上的中国文化作文1000字篇7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家乡美食数不胜数,但我最喜爱的还是端午的粽子。那丝丝粽香飘进鼻里,勾起我对它的点点滴滴。

包粽子是家乡的习俗。每年端午节,妈妈就用丝线缠住包好的小粽子,里头装满了糯米,一个一个地串起来,挂在门钩上。年幼的我就搬凳子坐在一旁,双眼痴痴地看着。这时母亲都在一旁的厨房忙碌着,一面看着我发笑,一面用娴熟的手法将糯米红豆等揉进那光滑嫩绿的粽叶里。我的目光从粽子串上悄悄爬上母亲灵活的手指,凑了过去。

“好厉害,我要学!”看着我好奇的眼睛睁得大大的,母亲笑着点头答应。只见她把宽大的粽叶轻轻一卷呈倒锥形,再用一个小勺子把白色的糯米舀进去,再夹放几块猪肉、香茹等名种佐料。等粽叶被塞得满满当当,母来就摇一摇,让糯米和佐料均匀混合。那粽叶里的小东西跑来窜去,在母亲一下一下的摇晃声中变得丰富多样,雪白的糯朱中夹杂着鲜艳的几点红或黄,勾起了我的馋虫。之后,母亲再把粮子叶风来回翻折,封好口,用绳子系好。

我急不可待地抽起两片粽叶,像母亲一样卷成一个倒维形,再把那些珍珠般的糯米舀进去。可哗啦一下,珍珠都从粽叶里倾泻下来,像晶莹的瀑布洒在我的脚上,地上。我手足无措,呆呆地看着一地的小米粒。母亲无奈地笑了笑,手把手地教我。年幼的我手掌不过几寸大,握不住那满满的料。握得紧时料又从上边跑出来。我左手捧右手接,可那些小米粒还是从四面八方溜出来,从空隙处决堤。我急得直叫,气馁极了。

母亲看我失落,停下手中的活。她宽大的手掌托着我的小手掌,把粽叶紧紧握着。母亲一边抓住我的手,挡着那些缝隙,一边舀进糯米红豆。那些圆溜溜的珠子滑进粽叶,却乖乖地待着不再溜出来。我不敢动弹,只是吃惊地看着妈妈的手一起一落,像有魔法附在上面。“好好托着,我给你包起来。”母亲的手松开我,把粽叶拉住再折叠。我的手又似乎承受不住那小小的粽,紧张地捏着,生悄功亏一篑。终于,母亲把粽叶塞好系绳,我的手得以解放。可因为我握得太紧。粽子早已不成锥状,而是一个圆鼓鼓的球。我却十分开心,不在意它的外表如何了。毕竟它是在我手上诞生的第一个粽子呀。“成功了!太好啦!”我咯咯地笑着。母亲也咧开嘴,两人的笑声在糯米香中交织着,钻进一个个翠绿的粽子里。那些粽子是我吃过最香甜细腻的,只因它里面有着一个母亲对孩子的耐心与爱。

美食不仅仅只是味蕾上的享受,那端午的粽子把母爱化作雪白的糯米,夹杂着粽叶的清香,高高挂着,悄悄诉说着,在我脑海里喃喃作语,时刻浮现着关于它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