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对新员工的工作要求(收集5篇)

来源: 时间:2024-08-03 手机浏览

对新员工的工作要求篇1

关键词:新形势企业宣传思想工作六字文章

0引言

宣传思想工作是企业发展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做好企业的宣传思想工作可以为企业和谐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随着企业改革发展的深入,职工队伍结构变化,尤其是80后、90后职工数量的快速增长,企业宣传思想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课题、新挑战。新形势下,企业宣传思想工作要真正发挥出政治引领保障、思想激励凝聚、团队精神树立弘扬、品牌打造宣传的作用,促进企业健康永续发展,就应在“实、强、深、全、快、新”六个字上下功夫做文章。

1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找准定位,充分发挥优势作用

实践证明,宣传思想工作具有凝心聚力的巨大作用。通过宣传科学的理论,传播新的观念,推动企业干部员工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统一认识,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宣传思想工作是连接企业与员工群众的桥梁与纽带,通过新闻宣传,迅速广泛地将企业的发展思路,战略规划,决策部署传达给员工群众,及时了解员工的意见与诉求,总结和交流员工创造的先进经验,宣传和推广先进典型与优秀事迹,进一步统一思想,鼓舞士气,把企业的战略思想转化为员工群众的自觉行动。

“宣传思想工作也是企业生产力”的另一重要展现是企业品牌的塑造。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新闻宣传是企业塑造品牌强有力的手段,通过对外积极地宣传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广泛深入地宣传企业的模范人物、辉煌业绩,充分展示企业的实力,提升企业形象,强化社会对企业的认识,不断提升企业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从而构建独树一帜的企业品牌。

当前,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找准定位,充分发挥优势作用。

找准定位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点,总的来讲,就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职工的思想意识统一到企业发展的目标上来,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励、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营造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供强有力的动力和舆论支持。要围绕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做好宣传教育,增强员工的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发展意识、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围绕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做好宣传教育,增强服务意识,品牌意识,创造效益;围绕公司的任务目标做好宣传鼓动,引导职工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坚定信心、做好工作,动员广大员工为完成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任务努力奋斗。

2形势下企业宣传思想工作要做好“六字”文章

2.1在效果上求一个“实”字

工作出发点要实。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反对空头政治。立足于服务生产经营,立足于企业文化建设,立足于员工的工作、生活、思想实际,立足于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不搞假、大、空,不当“嘴把式”,喊破嗓子,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反对空头政治。立足于服务生产经营,立足于企业文化建设,立足于员工的工作、生活、思想实际,立足于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

工作措施要实。加强计划性,反对任意性。从实际出发制定工作计划,可操作、受欢迎。在执行计划时,要周密设计方法步骤,精心组织落实。不能虎头蛇尾,更不能说了不做。要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强化检查考核。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开展活动,彻底扬弃极左时期遗留的政治运动口号式空对空的做法,让员工喜闻乐见。

工作的落脚点要实。宣传思想工作不能空对空,必须取得实效、让员工见到实效。把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教育群众同服务群众结合起来。为生产经营服务,想员工之所想,帮员工之所需,解员工之所忧。真心实意地为员工办好事、办实事。使员工感受到人格得到尊重,利益受到保护,自身价值得到体现。

2.2在内涵上求一个“深”字

政治理论学习求深。用正确的理论武装人是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之一。坚持不懈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在基础理论学习上,要读懂原理,力求甚解,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企业文化建设求深。构建先进的企业文化,打造员工的精神家园,是深化宣传思想工作内涵的集中体现。牢牢把握企业文化的方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谋划企业的发展。坚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使之深入人心,成为广大员工的共同思想基础和价值观念。持续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并在弘扬中赋予其时代精神,使之成为广大员工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

选树典型求深。选树宣传典型是宣传思想工作主要形式之一,也是我们党光荣传统之一。在选树典型上要挖掘先进人物的思想深度。为了保证典型选得准、树得住,效应大、生命力强,既要看事迹是否过硬、业绩是否突出,更要看发生过硬事迹、取得突出业绩的深层因素。过硬事迹折射着做出过硬事迹人物的高尚品质和精神境界。

形势教育求深。企业要适应形势,并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掌握形势、驾驭形势。这就要求首先让员工知道、了解、认清所面临的形势。当市场形势发生动荡,当企业内部重大改革措施出台时尤其不能忽视。

2.3在力度上求一个“强”字

基础保障作用要强。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引领企业科学发展,是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变主题,也是宣传思想工作强大功能的最好诠释。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游离中心的自我封闭中走出来,构筑企业党委、基层党支部、党小组(企业、车间、班组)三级责任体系,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坚持把企业发展的需求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需要,把生产经营的难点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

舆论攻势要强。造舆论,始终保持强有力的舆论攻势是企业宣传思想工作基本功能之一,也是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引领作用重要方式。因此要抓住关键节点,优化资源、搭建平台,利用可利用的各种手段展开舆论攻势。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内强合力,外展张力。紧贴实际中保持昂扬基调,在融合大局中营造奋进氛围,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队伍素质要强。强有力的专兼职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是做好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保证。要建立起三支队伍:一是专职队伍。要把思想先进、品行端正,有一定政治理论功底、专业基础知识,懂企业生产、企业管理,善于学习、事业心强的综合素质好的复合型人才选配到政工岗位。二是兼职队伍。行政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担任行政职务人员要肩负起宣传思想工作的责任。三是宣传报道员队伍。要加强宣传报道员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能力。四是文体骨干队伍。

2.4在范围上求个“全”字

全覆盖。全覆盖从生产组织上讲,就是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到车间、班组、岗位;从员工分布上讲,就是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到每一个人。形成的党政班子一体化共同负责,以专职政工人员为骨干、以行政管理人员为主体,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精干高效、工作网络严密灵敏、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的开放性的全员、全方位的格局,就是全覆盖的最佳注释。

全过程。生产经营是企业最基本的活动,员工的思想情绪、劳动热情、工作态度都会在中间显现。把宣传思想工作贯穿始终,不间断、不放松是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其作用是反映员工的喜怒哀乐、培育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爱国爱企爱岗精神,从意识的深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全渗透。企业宣传思想工作不但要渗透到企业各个方面,更要渗透到员工物质精神生活。到人头、进家庭,入脑入心,做深做细。为员工的政治成长搭建平台;技术业务能力提高创造条件;自我价值实现提供舞台;发挥个人特长制造机会;解决生活困难给予帮助。

2.5在反应上求一个“快”字

获取信息快。企业每天都在发生大量的信息,其中不乏有价值的信息,不及时抓住,稍纵即逝。再有价值的信息抓不住,都会成为“隔夜茶”、“昨日黄花”,它的新闻性、震撼力实效作用都会大打折扣。这就要求把获取信息的触角深入到车间、项目、班组,深入到生产、安全、市场开发、技术质量等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触及企业的“末梢神经”。

整理信息快。获取信息后,必须经过及时有效的整理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收集信息要全面、真实、准确,通过采访调查全面掌握情况,索取求证、核对材料确,保信息可靠。不能挂一漏万,更不能失真、失准。整理信息要及时、迅速,通过筛选归纳、分析判断得出结论,不然再有价值的信息都会成为过眼云烟,影响其作用的发挥。

处理信息快。及时性和时效性是一对孪生姐妹。获取和整理信息的目的完全在于使用。该向员工传达的信息利用各种会议马上传达;该组织落实的信息采取措施迅速落实;该上级汇报的信息立刻汇报;该对外宣传的信息以最短的时间宣传出去;该对员工的疾苦做出反应的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应。

2.6在发展上求一个“新”字

观念创新。企业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的关键是观念更新。企业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针对变化了的员工思想实际,彻底扬弃单纯政治观念、空洞教育观念、简单继承观念、封闭排他观念。确立多元文化观念、人本和谐观念、客观变化观念、开放吸纳观念。针对已经变化了的员工思想实际,彻底扬弃单纯政治观念、空洞教育观念、简单继承观念、封闭排他观念。

思维创新。企业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的前提是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思维,因为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必须研究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寻求宣传思想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应打破旧的思维定式,摆脱保守的惯性思维的束缚。

实践创新。实践创新就是在观念创新和思维创新的基础上,对宣传思想工作从内容到方式方法上的创新。要借助现代管理方法、经济手段把政治内涵、主流意识融入其中;借助企业文化建设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引进先进的外部文化、培育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采用心理学、行为学的方法,尊重员工人格,满足个性需求,搭建实现员工个人价值的舞台,促进员工全面发展;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拓展宣传思想工作空间,建立与员工信息化的交流和沟通平台。

3结束语

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继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坚持“三贴近”,增强服务观念,把握员工思想脉搏,以员工情绪为第一信号,以员工愿望为第一需求,以员工意志为第一因素,说员工想说的话,讲员工能懂的话,积极探索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新对策、新招数,用改革的精神和方法、思路去解决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工作更具针对性、科学性、新颖性、实效性。

参考文献

对新员工的工作要求篇2

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尤其是中央正式提出把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以后,“创新”就成为政府、企业发展的主旋律。不仅众多的领导和管理者要创新,而且员工同样需要创新,让创新成为每位员工工作的主旋律。然而,作为企业主体的不少员工,对“创新”仍持模糊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也影响到员工自身的成长发展。本文就基层电信员工对创新理念持“模糊”认识所产生的种种困惑(对员工的思想状况及原因)进行分析后,寻找澄清这些模糊认识的对策,并予以疏导和解疑释惑,进而通过领导层和员工层的实际行动,引导电信员工在创新中成长发展。最后得出结论:创新是员工成长发展的不竭动力。

文章目录:

一、导语

二、困惑——当前基层电信员工的思想状况及原因分析

三、对策——澄清电信员工对创新理念的模糊认识,对由此产生的困惑予以解疑释惑

四、引导——电信员工在创新中成长发展

五、结论——创新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员工成长发展的不竭动力。

正文:

最近,我们在学习《文选》关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保生机的源泉。”和“创新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等科学论断后,结合前不久召开的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会议精神和中国电信集团自重组以来,反复向各级员工强调:要全面创新,建设世界级电信企业目标的要求,深感作为中国电信基层员工的我们,如何尽快成为创新型员工的责任越来越大了。

变革与创新是中国电信核心价值观之一。中国电信要实现其世界级现代企业的战略目标,创新必然成为关键环节。就一个企业而言,员工的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源泉。让创新成为每位员工工作的主旋律,只有让员工在创新中得到成长和发展,企业才有持续快速发展的源动力。所以说,我们电信企业如何帮助员工树立创新思想,并将创新理念融合到员工的实际工作中,鼓励员工不断创新,将是电信企业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拟就基层电信员工对创新理念持“模糊”认识所产生的困惑,以及电信企业如何引导员工在创新中成长发展等问题作些粗浅的分析,与同行们商榷。

一、困惑-----当前基层电信员工的思想状况及原因分析

(一)面对创新大潮的来临,员工表现出缺乏“紧迫感”

在当前国企体制、机制大转轨时期,尽管企业的各级领导大都已深刻感受到了创新的紧迫性,但终归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作为企业主体的不少员工,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惯的影响,“等、靠、要”的惰性思想较为突出;固步自封,不求创新或对创新感受不够。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快速发展,而且也影响到员工自身的成长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电信员工如果不注重创新和自身能力的培养,不求上进,不思求变,个人的潜能激发不出来,在企业发展和战略转型中也体现不出个人的价值。不创新企业就很难持续发展;不创新,转型过程中的许多困难和问题也难以解决。

(二)面对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员工表现出很深的“怀旧感”

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条件下思维模式、工作方式、行为规范的影响,面对较大市场竞争的压力,不少员工,尤其是老员工对过去的工作和生活有着很深的怀旧感,认为过去日子好过,电信独家垄断,用户求我们办理业务,等客上门,无竞争对手,那时的我们,有着无法比拟的优越感,而如今,面对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不仅垄断被打破,而且由于竞争对手的出现,业务流失较快,保存的压力越来越大,业务发展举步维艰。由于没有树立竞合等创新思想,自己的行为也无法主动。

(三)面对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员工表现出的“享受感”

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员工的工作环境、生活水准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面对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员工难免滋生安逸享乐感,“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有所抬头,具体表现为学习上不主动,思想上不求上进,工作上不积极肯干,一句话就是不愿创新求发展。工资奖金越多越好,干的事越少越好,都想当老板。要完成营销计划任务则必须靠金钱来刺激,一点小刺激还起不到作用,一点小钱不放在眼里,胃口越来越大。安乐的生活消磨了员工的斗志和创新精神,会不知不觉使人意志消沉,精神颓废,企业也会失去战斗力,这种享乐之风不尽快刹住,终将会动摇企业的根基。

(四)面对竞争上岗等机制创新,员工表现出的“失落感”

为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近几年中国电信轰轰烈烈地推行五项机制创新,竞争上岗便是其中的一项,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使一批有技术、善经营、懂管理的年轻人脱颖而出,走上了管理岗和技术业务岗位,而部分员工却因种种原因,干起了自己不愿意干或不擅长干的工作,看到别人风风火火,自己难免会产生失落感,思想上的失落感,直接会影响工作的积极性,创新的激情也荡然无存,从而导致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下降,不仅给企业各项工作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员工个人的成长发展。

(五)面对流程重组,员工表现出的“担忧感”

业务流程重组是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中国电信进行业务流程重组,是对企业各级组织架构的一次创新性的改造,也是市场竞争的需要,发展的必然结果。流程重组,理所当然会涉及到一部分员工岗位的变化,习惯了安稳舒适工作的员工,对流程重组后自己的去向,产生了担忧感,他们不是积极投身到流程重组这场革命中去,而是思想上担忧,行动上抵触,影响到整个流程重组的进程。

二、对策------澄清电信员对创新理念的模糊认识,对由此产生的困惑予以解疑释惑

对创新持模糊认识的症结还是观念问题,如在企业日常管理中,我们时常听到有人说:“我只是个普通的员工,能创出什么新?”在他们看来,好象创新与己无关似的,就象个局外人所说的话,对自己的企业和本人所处的环境漠然处置,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其根源还是观念滞后,对创新还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讲,也暴露出我们管理者对创新理念宣贯不到位,没有帮助员工树立起创新思想。一个连“创新”概念都没有搞清楚的员工,更何谈将“创新”的理念融合到自身的实际工作中去。在这里有必要“对“创新”的概念作一番诠释。何谓“创新”?曾有一位老总这样定义过“创新”:别人没想到的你想到了就是创新;别人没做到的你做到了就是创新;别人没这样用你这样用了就是创新;别人没把这两个东西放在一起你放到了一起就是创新;所有的技术表面上看不新,但是串在一起就是创新。著名的海尔CEO张瑞敏先生也曾对创新理念作过明确的诠释:“创新不等于高新,创新存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之中”。这些平凡而又朴实的诠释,也许会给我们很多启迪。

2005年初,中国电信集团历史上第二任总经理王晓初同志在集团全国电信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的战略转型就是创新的观念所在。他以“转型”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快了中国电信体制、机制、服务、技术、业务、网络等全方位的创新进程,应该说是中国电信创新史上一次质的飞跃。作为中国电信基层员工的我们,必须积极响应,围绕集团公司提出的战略转型及加快企业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增长转变等内容,加大宣贯力度,把企业转型放在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这“六个必须”的国内大背景下来认识和理解。我们企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认清宏观背景,明确今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抓住机遇,有所作为。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我们要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正确处理好企业转型和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的关系,转变传统思维定式,结合本地实际,以创新的思路提出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对策,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促使企业转型等各项创新工作的战略落地;促进员工在创新中成长发展。下面针对部分员工所表现出的几种思想情绪,加以疏导和解疑释惑,以减少或消除对员工成长发展的不利影响。

(一)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契机,加强员工创新意识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信息社会,各种事物的变化日新月异,世界上唯有不变的是“变”,事物是处于不停的运动状态,没有绝对的静止。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创新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我们每位员工都要通过相关的理论学习和培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创新工作提供条件。面对错综复杂的竞争环境,我们唯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掌握新的经营理念,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同竞争对手抗衡。

(二)树立竞争、忧患意识,强化员工的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当前,电信市场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状态,各大电信运营商利用自己的政策优势,不断蚕食中国电信的市场,不断抢夺中国电信的用户,我们的用户是几代中国电信人用自己火热的青春、辛勤的工作一个一个发展起来的,我们绝不能让他们抢走,是可忍、孰不可忍。因此,我们每位员工都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增强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员工敬业爱岗精神

“大河涨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企业的财富是广大员工通过劳动创造的,无个体即无集体,只有集体壮大了,企业活力旺了,员工才能从集体利益的大河中不断地越来越多地得到益处。试想:如果没有人为这个企业的大家庭辛勤劳动、忘我工作,业务发展停滞不前,长此以往,不要说奖金,恐怕连工资也难以得到保障。

(四)加大对员工理想信念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员工对企业改革的承受能力

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员工利益的调整。中国电信在经历了邮电分营,移动、寻呼分离,南北拆分重组等一糸列改革后,应该说员工对企业改革的承受力已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但真正触及到员工切身利益的地方并不多,铁交椅照坐,大锅饭照吃。近几年随着中国电信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尤其是企业上市之后,企业推行五项机制创新等诸多改革新举措,对员工岗位竞争,薪酬分配等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改革力度较大,部分员工有受不了的感觉,员工的思想发生了一些波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关键是我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何引导和教育的问题。其根本还是在于理想信念教育这一环节,这也是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全体员工中广泛开展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荣辱观教育活动,使广大员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企业发展的信心,对集体领导的信任。在公司上下形成一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上下一条心,团结一股劲”和“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

(五)大力培育和宣贯面向转型的中国电信企业文化,树立先进文化也是生产力的观念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成长、生生不息的源泉。中国电信人之所以能从容面对企业一次又一次重大改革,经受住一次又一次严峻考验,做到思想不乱、队伍不散,走出了一条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的新路子,就是因为中国电信优秀的企业文化在起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因此,在企业战略转型中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对中国电信企业文化进一步加以提炼与整合,拓展、深化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发现和总结企业转型中的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并进行大力宣贯,以典型的力量鼓舞广大员工,使企业战略转型的理念与优秀的企业文化一起“入眼、入耳、入脑、入心”,贯穿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全过程,促使员工对企业战略转型由认知向认同深化推进,逐步把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企业战略转型的要求上来,让员工真正成为企业战略转型的实施者与推动者。

应该说,企业文化能够且必须把创新的基因置入到员工当中去,才是真正能够让企业长盛不衰的企业文化。所有百年企业之所以存在的原因就在于其创新的精神是长盛不衰的,非常重要的一条是企业文化像基因一样置入到企业当中去。我们认为在企业里,被管理者需要管理者给予的东西很简单——公平二字。再简单一些就是得好,你应该能看得到,别人干得不好,你应该提出来。如果干得好、干得不好都没有人提出来,那么就会向着干得不好的方向发展的。所以,我们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创新精神。在企业里最可怕的是每个人对企业的发展都漠不关心。最重要的是每个人自觉创新,每个人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如果员工都有对工作干坏了也无所谓的思想,那么这个企业是没有希望的。因此企业里的创新是最重要的,每个员工的创新是重要的。

把企业文化像基因一样注入企业之中,最具体的是让每个员工感受到市场的压力,由市场来评判,所有都是听市场的,市场的效果好,市场就会直接给你评判。现在企业麻烦最大的是领导感到市场的压力非常大,而员工并没有感受到压力,没有把压力传递给员工。企业文化不应该是孤立的,如果把市场压力穿透到每个员工身上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千斤重担众人挑,个个身上有指标,要学会把压力分解并传导给每位员工,员工则会想办法来解决这个压力,这就需要创新,而这个创新是企业文化最需要的。如果每个人都来动脑子,每个人都来创新,这对企业来说是一笔非常大的财富。企业要从组织结构上使每个人与市场都联系起来,每次创新都要想到用户的需求是什么,与用户的需求结合起来。如果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那么你的创新就是有价值的,人人与市场结合起来,这个创新就不是空洞的,是非常具体的。他们会想,今天的创新是什么?是不是用户的需求?所以得动脑子想一想,而不是被动的你让什么我就干什么。

三、引导——电信员工在创新中成长发展

当我们国家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尤其是中央正式提出把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以后,“创新”就成为政府、企业与社会各界发展的主旋律。不仅众多的领导和管理者要力求创新,而且员工同样需要创新。只有大量的创新型员工不断涌现,企业才会进入快速发展的车道。员工只有把自己打造成为创新型员工,也才能成为企业创造效益的核心力量。因此,要加快企业转型步伐,进一步做好企业转型等各项工作,电信员工必须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创新大任,每位员工都应主动创新,以创新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作为基层电信企业如何引导和鼓励员工在创新中成长发展呢?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层面着手:

(一)企业领导层的行动

企业领导层地位特殊,掌握着企业运营的重要资源,决定了企业领导在为员工搭建创新平台,营造创新氛围,完善创新机制等诸多方面都起到决定性作用,其行动为:

1、要具有满腔的创新热情,做引导员工创新的培育者和推动者,积极营造创新氛围。

2、必须将充分的信心和乐观的态度及时传递给员工,对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要及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为员工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3、组织和营造创新的环境和紧迫意识,鼓励员工努力工作,积极进取,推进创新。要加强管理层和员工的沟通与交流,让大家都知道企业的战略、理念、方针、政策、改革举措等,促使员工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各项创新活动中去。

4、要积极跟进和把握各项创新活动,及时加以引导,使员工的各项创新活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5、积极参与和带头实施各项创新活动,及时总结和推广创新成果,树好典型,推动创新成果的应用和转化。

6、将不同知识层次的员工安排到一起工作或根据业务发展及工作需要,将各个不同部门的员工组成各类创新攻关虚拟团队,避免趋同性的习惯思维,有助于营造创新氛围。

7、以目标驱动创新。企业应根据不同的员工和不同的岗位,制订合理的、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包括质量、时间、要求),激励员工多出创新成果。

8、营造一个开放、相互沟通的宽松环境,形成一个相互信任、充满信心、敢说真话、愉快工作的气氛。

9、加大人力资源改革力度,盘活人力资源,不仅要用好有真才实学、实干而富有创新精神的人,而且还要用好各类不同层次的员工,把合适的人用于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和潜在的才华。逐步完善薪酬制度,充分体现出依据个人业绩和对企业贡献大小取酬的激励机制。

10、减少管理层,尽量做到扁平化,根据有利于发展的原则,在目标一定的情况下,让员工拥有一定的市场营销权,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11、加强员工的培训工作。采取集中和岗位培训相结合、单位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办法。深化网上大学推广应用工作。在内部网站上开办员工学习、讨论园地,及时学习信息和相关资料,提供员工学习用的上网微机,尽可能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培训和学习条件。经常组织各种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业务及营销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

(二)企业员工层的行动

1、要不断学习,获取日新月异的知识,才能胜任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员工的学习关键在于主动自学,不能有任何依赖。记住:有80%的学习是在教室外进行的,提倡终身学习、持续学习,只有不断的获取知识,用以调整自己的思维,才有可能发挥出创新才能。

2、要主动承担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工作不能坐等领导布置,应主动思考和主动行动,去赢得创新的机会,工作才能有效率,事业才有成功的可能。

3、在企业任务、目标一定的情况下,员工要主动拟定自己为之奋斗的行动计划,对每个项目指标要提出具体执行的方案(包括质量、标准和时间要求),付诸行动,跟踪效果,及时总结;再提出下一行动方案。培养自己在实践中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才有可能激发出创新的思维。

4、要善于总结和吸取别人的长处和不足,对于别人不足之处不能采取在后面一味地指责,而是要善意提出并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思考如何解决才能使行动更加完善,也许就是你创新的机会。

5、要努力勤奋地工作,大胆实践探索,自觉形成创新精神,为推进企业的各项创新活动贡献出自己的无穷智慧和潜能。

(三)让创新成为员工的习惯

创新是企业生存之本。大浪淘沙,不进则退。对于现代化企业来讲,发展是他们的生命线。不发展、不赢利就会被淘汰,不前进就会被别人前进的车轮碾碎。因此,每一个企业都需要有创新型员工,他们是企业发展的推进器。如果你想得到企业领导的器重,如果你不想被这个信息时代所淘汰,如果你想成为发展的推进器,那么你就不得不走创新这条道路。只有创新才能让你走向成功,只有创新才能让你成为企业发展的推进器。创建创新型企业,就应该让创新成为企业每位员工的习惯。只有让员工做个有心人,从点滴小事做起,从改变工作环境或工作方法做起,才能创造一个适合创新的企业氛围。鼓励创新,首先应构建领导与员工之间沟通的良好平台。领导要鼓励员工发挥想象力,同时,应允许员工在尝试中犯错。唯此,员工才能把创新当作企业日常运营的企业精神,成为约定俗成的工作习惯。其次,要建立一个激励员工创新的机制,其中包括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创新来自企业员工的瞬间灵感,存在于员工的日常工作之中。只有让员工养成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习惯,才能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才能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个世界瞬息万变,尤其是技术方面更是飞速发展,适应变化的唯一方法就是创新。一个成功者往往就是那些不愿因循守旧而敢于大胆创新的技术引导者。只有不断创新,处处创新,时时创新,才能与众不同,才能打开市场。可见,那些创新型员工能够利用自己身处前线的优势,用创新思维为企业寻找市场、开拓市场,把那些不利条件转化成有利条件,把冷市场做热,为企业创造意想不到的效益。市场的需求是无限的,创新也就是无限的,不要埋怨没有创新的良机,只要你能把握市场的需求,创新的良机也就会源源不断的涌现。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胜出,你就得避开潮流,走差异化的道路。差异化就是想别人想不到的,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而这正是创新的开始,正所谓“创新超越一点点,效益增加一大片”。因此,作为创新型员工,眼睛不能只盯着单一的产品、单一的市场,应该在机会来临的时候,快速地为企业的财富“升级”。

当企业发展陷入困境,遭遇发展严冬时,作为企业的员工,你是被动待命还是主动请缨?毋庸置疑,一个不墨守陈规的员工,一定会调动体内所有的潜能,出谋划策,帮助单位摆脱困境。作为创新型员工就要勇于创新,想前人之不敢想、做前人之不敢做的善事。能够主动创新的员工一定是在单位里最有发展的员工,你在创新的关键时刻的主动一步,就可能成为影响全局的力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善于思考、敢于突破常规的创新型员工,往往能永立不败之地,并给企业带来无限生机。发展无终点,创新无止境,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为企业作出更大贡献。只要你能够认真思考岗位所需、企业所需,不断开动脑筋,就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创新。主动性是员工能否有效创新的关键。有了主动性,才会有创新的驱动力。在我们身边有一些“牙膏”式的员工,他们天天按部就班地工作,缺乏活力,除非老板推一下、挤一下,他才动一动。像这样的员工,寄希望他们能够做出创造性的工作来,是不可能的。试想:一个人如果不去主动发现、甚至去挖掘,怎么会有创新的灵感?对自己的工作漠不关心的人,怎么会有创新的热情?不管你在哪里工作,都应该自动自发地投入工作。创新型员工不只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而是应该主动去了解自己要做什么,并且认真地规划它们,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完成,用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推动企业的发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就是创新型员工能够主动创新的心态。他会经常问:“我是不是自己工作的主人?”作为自己工作的主人,绝不会让问题来拦住你发展的步伐,更不会把工作中的问题丢给他人。因为面对工作,他们有一种很大的使命感,所以他们总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正是因为他们不觉得那是别人的事。主动地创造性地完成工作,最大的受益人当然是你自己,当你的工作越来越顺手,越来越“听”话时,那么,你当然就是最能体现自身价值的那一个。工作是否顺手、高效,从而作出成绩,不是靠别人,更不是靠运气。每个创新型员工之所以具备主动创新的能力,是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觉得那是自己的事情,解决它责无旁贷。在服务行业里,对员工的要求曾有过这样的说法:不能满足客户要求的员工是最差的员工;能够满足客户说出来的要求是称职的员工;而满足客户说不出来的要求是最杰出的员工。“满足客户说不出来的要求”就是主动创新的素质要求在服务上的体现。就是这种自动自发的创造,为企业赢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客户说出自己的要求,而后很好地满足他的要求,这样的员工仅仅是做好了份内的事,算得上称职,但还称不上优秀;一名优秀的员工,要有体察客户潜在需求的能力,或者是具有预想到客户的要求,而主动地、创造性地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满足客户自己也说不出来的需求,需要你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要求你花更多的心思在工作上。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你所获得的成长和发展,也是别人无法企及的。

四、结论——创新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员工成长发展的不竭动力

要突破、必创新。现在是一个讲求创新的时代,几乎每一天都有人强调创新的重要性。但如果真的要落实到实际当中去,又有多少人知道该如何去创新呢?面对当今与时俱进的紧迫形势和部分员工不思进取,对创新仍持模糊认识甚至不知创新为何物、与己无关的现状,我们必须给他们敲响警钟,并积极引导他们尽快树立创新思想,将创新理念植入到员工的头脑中,运用到平时的工作实践中去。很多人都埋怨没有创新,找不到创新,其实创新有时并不复杂,相反它非常简单,一次仔细的观察,一次深刻的思索,就可能成为一个极具商机的创新。创新有时就是这么简单,别人没有的你有,别人有的你优,别人想不到的你想到了而且做到了,这些超越他人小小的差异,就是为企业创造巨大财富的关键!万丈高楼平地起,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往往来源于平凡的工作和生活,只不过是我们平时没有关注和发现罢了。

在强调创新是工作主旋律的时代,要成为创新型的员工,就要求我们把创新作为工作的“一日三餐”。普通的员工,只是按照固有模式工作,而这种工作态度是不可能让他有什么发展机会的;优秀的员工,总是善于创新,而创新也会赋予他更多成长发展的机会。员工成长发展的机会,得益于与时俱进、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作为中国电信的基层员工,只有平时注重创新,才能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才能在企业里得到更快的成长和发展。作为中国电信的基层领导,一定要将创新精神和品质深深地根植于我们每个员工的内心深处,让创新成为我们的“第二天性”,并时刻记住创新是员工的生存之本和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

对新员工的工作要求篇3

【摘要】青年员工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其思想状况的调查分析是做好他们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当前,核电安装公司的青年员工的思想状况总体是良性发展的,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应切实加强对青年员工思想状态的关注力度,进一步优化青年员工的成长环境,营造青年员工奋发进取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升各项管理能力,为核电安装能力的培育和公司的转型升级、和谐发展提供正能量。

【关键词】青年员工;思想动态;思想政治工作;转型升级;正能量

集团公司__总裁在20__集团党组扩大会议上集团公司当前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作了全面分析,认为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剧烈变化,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国际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全球增长动力明显减弱,经济增速放缓,公司处于一个内外部环境错综复杂、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集团公司根据国资委提出的“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一大目标和转型升级战略,提出了适合自身实际和特点的转型升级发展战略。

中核__公司作为集团公司重要的组成单位,转型升级,管理能力提升迫在眉睫,核电安装公司作为建设公司培育核电安装能力的单位,青年员工的思想动态受日本福岛核泄漏和国家对核电的态度的影响下,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目前,核电安装公司35岁以下的年轻员工121人,接近员工总数的70%,其中28岁以下的占__人,团员青年占青年员工总数的85.1%,为了及时掌握青年员工的思想动态,探索青年工作新方法,更好的发挥青年员工在公司生产经营中的生力军作用,公司团总支于近期采用无记名问卷和座谈会等形式,对青年员工的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参与此次调查的青年员工有__人,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为__人,占35岁以下青年员工的93%,其中男员工占66%,女员工占34%,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如下:

一、新形势下青年员工思想和物质精神追求新特点及原因浅析

㈠青年思想存在多元化和兼容化并存的特征。

当今的青年朋友面对着中国和世界的政治经济体制大变革的社会环境,感受着来自国内外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思潮的影响,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多元化网络媒体的普及,使他们在认同基础价值观的同时,其思想日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同时由于多数青年的思想和价值观尚处在未定型时期,因此,多种观念在同一时期的同一个人身上会兼容存在。“我坚守我自己的观点和信仰,但我并不强烈排斥其他思想”,这成为青年思想中的一个鲜明特点。

㈡青年对党团组织的态度既有向心力又有离心力的复杂心态。

目前随着近年来毕业生的加入,造成了核电安装公司“单位人”比例的减少和“社会人”比例的大幅上升。各级党团的基层组织组建时间不长,核电安装公司党总支于20__年9月份成立,各级党团组织分别于20__年底陆续建立。虽然公司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各级党团组织的建设,但因组建时间短,难免会出现工作的空白点和盲区,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也造成了不少青年对党团组织产生了复杂的心态。

1.青年对党团组织有一种向心力。

作为积极要求进步、追求崇高理想、爱国热情高涨的青年一代,他们内心非常向往成为党团组织中的光荣一员;调查显示75%的青年有共产主义信念,政治上要求进步,其中愿意追求国家繁荣富强和家庭和睦的青年分别占调查总数的21%和70%。与此同时,当前青年在成长和发展中遇到了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据调查,在当代青年最突出的问题中,认为个人奉献意识不高的占48%;责任意识较差的占38%;过分强调自我的占26%;理想信念迷惘的占20%;社会适应力不强的占18%,这些都需要组织去做他们的指南针、及时雨和贴心人。

2.青年对党团组织还有一种离心力。

近些年党内出现的一些腐败分子的所作所为也令青年感到疑惑。同时紧张严肃的党团组织气氛和纪律也令青年感到无法适应,简单地说,当代青年不太喜欢被人明显地“管”着,包括党团组织。当他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首先求助于家人、同学和朋友,在调查中这两项所占的比例达到25%和41%,其中,首先求助于党政领导和团干部的只占到11%在,这值得我们思考。

㈢青年的物质精神需求呈现个性化、多样化。

1.物资精神需求更加现实。如果说老一代职工是追求奉献,以物质回报作为唯一诉求的话,那么作为“新生代”青年的需求显然要复杂得多,除物质需求之外,更有精神追求。如果按照马斯洛理论,人类需求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青年员工对高层次的需求显得越加的强烈,他们更需要被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

2.思想情绪不太稳定。随着核电安装公司实质进入核电安装市场,因我们缺乏核电安装方面的经验,只能在不断学习和摸索中不断前行,这对员工的工作能力、要求、标准、质量、效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员工普遍感觉压力大,信心开始动摇,这些都会给企业造成不可忽视的隐形损失。

3.自我意识过强。相当一部分青年员工来自农村,家庭条件不太优越,其努力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和谋生,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而不是为企业、社会做贡献。他们不能接受直接的失败、训斥,对于传统的说教接受度较低,很容易在价值观取向上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盲区,对金钱、权利和欲望的诱惑抵抗力低,缺乏奉献精神和责任感。

鉴于青年员工存在的思想新动态和对物质精神追求的新特点,应不断探索青年工作新方法和新途径

二、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新途径探索

㈠引导青年树立“三种观念”

集团公司纪检组组长李京林在20__纪检业务培训上的讲话,使我备受触动和启发。他强调员工要树立“三观”,即荣誉观、业绩观、素质观。

1.树立正确的荣誉观。“荣誉”顾名思义,即光荣的名誉。一位哲人说:“无暇的荣誉是世间最纯粹的珍宝,失去了荣誉,人类不过是一些镀金的粪土,染色的泥块”通俗的讲:荣誉是个人对自己正确行为所感受到的一种光荣和自豪感,即自尊、自重和自爱。

荣誉观,包含单位荣誉观、部门荣誉观和个人荣誉观。首先,单位荣誉

观是指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有强烈的大集体自豪感和荣誉感。比如我以是一名华兴人而自豪,“我是华兴人”,言语中透漏出自信和荣耀,这就是单位和大集体荣誉观。其次,部门荣誉观是指小集体的荣誉观。具体可以是小单位、小部门,比如我以是核电安装公司综合办的一员而自豪,你也会以你是核电、国内、国际的一员而自豪,或许我们的工资和奖金不同,但我依然享受自己的温暖和幸福,热爱我的小集体,这就是部门和小集体的荣誉观。最后是个人荣誉观。它指因个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突出表现,所获得的赞美。工作中,我们要热爱自己的职业,业绩突出,上司表扬那是一种荣誉;成绩突出,师傅表扬,是一种荣誉;帮助别人,对方的微笑,也是一种荣誉。无论我们是从事商务、技术、人力、财务、党群还是行政后勤工作,我们都要有一种荣誉感,这份荣誉感源于热爱和责任。工作没有高低贵贱,只有分工不同,这就是个人荣誉观。

2.树立正确的业绩观。首先是积极思考以坚决的态度完成规定的任务。工作分清主次,不拖拉推诿,不要有“领导不催,我就不做”的思想,要善于主动思考,主动执行。这也是我们的企业文化所要求的,快速完成任务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其次是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勇于创新。工作不能固步自封,惯性思维,不要有“领导不推,我就不动”的观念。要善于主动寻找工作新方法、新思路,求创新,这是企业精神的要求。最后是注重理论指导实践,并不断总结经验丰富理论。工作中,我们不但要善于用理论指导实践,更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理论的准确性,并不断总结新经验去丰富理论,只有如此,理论才能变得更加丰富,进而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

3.树立正确的素质观。素质观包括业务素质、政治素质和作风素质。首先是不断提升业务素质。业务知识的提高需要对业务知识的精准掌握,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触类旁通的学习悟性,不断的学习各种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多读书、多问、多总结。根据调查统计平时读书和业务学习在2个小时以上的只占30%,低于2个小时的占51%,有26%的人想起来就学习,想不起来就不学习,这一统计数据值得我们反思。它说明公司当前青年员工的学习、读书时间严重不足,业务素质的提升是一个不断学习、经常总结的过程,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是实现个人成长成才的前提。其次是不断提升政治素质。它需要我们有坚定的信仰和追求,经得起各种诱惑、各种考验,不断的学习先进的理论,增强自己抵御各种诱惑和风险的能力,政治素质是实现个人成长成才的保证。最后是不断提高作风素质。它是指一个人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态度或行为,它包含了一个人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意识、激情和能力,要求我们要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保持清正廉洁的风尚。具体到工作中,要求我们不仅要提高执行力来解决问题,还要提高决策力来预防风险,我们需要事后诸葛,更需未雨绸缪,作风素质是实现个人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

㈡建立青年激励“双重机制”

1.有效建立对青年员工的精神激励。首先是给青年员工成长创造条件。调查显示,67%的员工除薪酬外,最看重公司给自己提供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由此可见,青年员工非常渴望能较快地做出成绩,进而获得领导和同事认可,进而有更大发展空间。为此,作为企业司要积极为青年创造空间、搭建平台,使他们有机会施展自己才干,对于一些工作表现突出、具有代表性的先进青年员工,荣誉奖励和将其纳入后备人才储备是非常有效的精神激励方法。其次是充分发挥青年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利用表彰活动、内部信息、报刊宣传、和内部局域网广泛宣传榜样的事迹,营造向先进典型学习的氛围。最后是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积极向上,加大对企业文化的宣传和普及力度,让青年员工在工作中逐步了解、接受、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并将其自觉融入日常行为。

2.合理运用对青年员工的物质激励。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现今,青年员工的利益观念强化了,对利益问题更加敏感和关注。所以,要做好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还要合理运用物质激励,立足青年员工的现实需求,最大程度地激发青年员工的工作热情。调查显示,84%的员工渴望通过自身的出色表现,获得升职和加薪。因此,要进一步掌握青年员工的客观需求,制定出合理的利益目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从而在一定的范围内形成竞争机制。此外,还要注重绩效考核,将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相结合,通过加薪晋升、福利、评优嘉奖、培训等措施,激发工作积极性,增强青年员工对核电安装公司的归属感。

㈢培养青年员工与企业休戚与共的归属意识

要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加强对青年员工的有关企业发展的形势教育,正面宣传核电发展前景,引导青年员工用发展的目光看待核电行业的问题,消除青年员工思想认识上对核电产业出现问题的困惑和顾虑,增强对核电未来发展的信心,提高青年员工面对公司转型升级和管理能力提升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综合素质。引导青年员工将个人理想、前途、需要与核电安装公司的发展壮大有机联系起来,使其认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核电安装公司的命运紧密相联,树立“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观念,充分调动他们的热情和潜能。可喜的是,10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讨论通过了《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__-2023年)》,这意味着国内核电项目建设正式重启,这给我们的核电发展带来了新动力。

㈣充分发挥团组织作用,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调查显示,44%的员工认为团组织最能丰富青年文化生活;87%的人认为,团组织应选择更加贴合青年需求的、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工作。因为在施工类企业中,青年员工不论从事技术还是管理专业,日常工作中都要应对纷繁复杂的大量工作,普遍感受到精神压力,因此对于业余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趋于多元化,渴望在业余生活中释放压力,调节情绪。比如:各种交流参观访问、文体比赛、技能竞赛、看电影和录像等形式。尽可能为他们创造丰富多彩的文化环境,以释放工作压力,激励工作斗志。这是增强青年员工归属感、增进组织凝聚力的重要途径。调查还显示,34%的员工认为公司对青年工作的重视度不够;33%的人认为团组织的左右没有充分发挥,因此公司各级领导应加大对青年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力度。

此外,作为青年人的组织,首先,团组织还应积极引导“80后”青年以干事创业为己任,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勇于开拓,大胆创新,不断为公司发展献计献策、贡献力量;其次,团组织要引导青年着眼于提高青年的科学文化素质,组织好青年学习知识、学习科技、学习技能的“三学活动”,通过青年岗位能手评选、青春建功竞赛、青年志愿者、优秀青年推优入党等有效活动来吸引青年、凝聚青年;最后,团组织还要关注青年员工的个人婚恋问题,积极创造各种条件搭建单身青年交友桥梁。根据本次调查,核电安装公司的未婚员工占被调查总数的59%,这是一支庞大的,婚姻问题值得关注的群体。可喜的是,目前核电安装公司已通过党团组织的努力,成功促成了4对新人步入婚姻殿堂;10月10号由建设公司举办的24对青年员工的集体婚礼活动,深受广大青年欢迎。

“青年兴则企业兴”,只有不断加大对青年的关注和支持力度,想他们所想,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才会更加富于人性化和感召力,才会更加容易取得员工支持。总之,要树立起“让想干事的青年有机会、会干事的青年有舞台、干成事的青年有地位”的浓厚氛围。

三、结束语:

对新员工的工作要求篇4

【关键词】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建议

一、引言

准确把握青年员工的心态,加强和改进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鼓舞青年员工的干劲,凝聚力量,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青年员工的现状来看,他们心系企业改革发展,胸怀建功立业的理想与激情,工作上进,求知欲强,干劲足,主流是好的。但新形势下我们也应该看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影响了青年员工的健康成长,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企业青年员工思想状况体现的几个特点

只有清晰地把握新形势下企业青年员工的思想状况和动态,找出问题所在,才能有针对性的改进和加强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就作者近年来从事思想政治和共青团工作的实践经验来看,企业青年员工的思想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求知欲强,但对政治理论学习缺乏热情。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青年员工明显感觉到专业知识的不足和社会经验的欠缺。因此,他们渴望学习与提升自身能力相关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才华得以充分展现。但是对于思想政治的学习则表现出不够积极的态度。他们认为思想政治相关理论抽象、枯燥,实用性不强,且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大,主动学习政治理论的动力和热情欠缺。

(二)关注政治,但易出现盲目性和缺乏理性。

青年员工的参与意识很强,期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注重公平和平等;同时对社会不良风气有较强正义感,对消除不合理现象热情高。但是往往怀着满腔热血,便容易做事冲动,看问题停留于表象,比如对一些突发社会事件的评价,有热度缺深度,重情理轻法理。

(三)追求自我,但团队协作意识和约束力差。

青年员工的自我观念比较强,善于独立思考,重视自身权利以及价值的实现;他们个性张扬,乐于创新,不甘于随大流。但正因其自我意识强,以自我为中心,不愿跟随他人想法,常常表现为“独善其身”,团队合作意识不够强。一些青年员工普遍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感,工作只讲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自我约束力差。

(四)市场经济观念强,主人公意识不足。

大多数青年员工受教育程度比较高,但因资历较浅,职级偏低,加之企业对青年员工的激励措施还有待完善、激励力度还有待加强等原因,容易导致青年员工丧失工作热情,使之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导致一部分青年员工的主人公意识差,对企业的认同感不是很高。部分青年员工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更多的是把工作看作是谋生的手段,哪里岗位待遇高就往哪里走,对岗位工作缺乏认真踏实的态度,这对企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综上所述,伴随着企业的改革发展,由于青年员工成长经历、文化程度不同,兴趣爱好不一,思想水平不齐等,他们的追求也就不同。因此,企业做青年员工思想教育工作的内容、形式也就“复杂化、多样化”,必须做到因人而异、有的放矢。

三、创新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建议

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员工把自己的思想及言行统一到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上来,教育和引导青年员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服务企业、关爱他人,为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而奉献青春、激情。对此,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以及青年员工中的一员,作者提出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式如下:

(一)变说教为启发,积极引导树立合理需求观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企业的深入改革发展,员工在企业管理中表现出实现自我发展的各种要求,这种需求在青年员工中表现的更为强烈。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通过认真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找到青年员工需求的动机和原因,求得企业发展与员工需求“双赢”的有效方法。思想政治工作并不是要一味地去满足员工不断提升的“合理需求”,而是要根据“有利于企业发展”这一总体目标和企业发展环境的承受能力,甄别合理需求中的“有效需求”成分并努力满足,同时向员工解释“合理需求”中还有部分不能实现的原因,从而取得他们对企业的支持和关心,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同时还要使青年员工坚定一个信心,随着企业的发展,个人需求必定会得到完善。通过上述工作,积极引导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正确认识个人需求与全局发展的关系,树立“合理需求”和“有效需求”和谐共存的新观念。

(二)变督促为服务,最大限度地激发青年员工的工作热情

做好青年服务工作要充分结合青年员工的特点,从对青年员工的关心、关怀入手,最大限度调动青年员工的积极性。一是要始终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当前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抓住青年员工内心深处存在的问题,找准症结,真正把道理讲清楚,让理想信念真正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正确理解上、对各种重大社会问题的透彻分析上和对历史发展规律性的深刻认识上,引导青年员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企业改革发展的信心。二是要加强形势政策教育,积极引导青年员工正确认识形势,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自觉拥护企业改革发展并积极投身到改革实践中去,为推进“卷烟上水平”事业和思考、谋划、实践“三大课题”而不懈努力。三是应满足青年员工的现实需求。新形势下青年员工关注个人收入水平和物质利益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为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实现好、维护好青年员工的利益落到实处,鼓励他们岗位成才,积极运用绩效考核、技能竞赛等激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工作实绩获取职务晋升与经济报酬。

(三)变培养为培训,优化青年员工的发展环境

面临知识的快速更新和岗位的激烈竞争,青年员工都有提升自身竞争能力的愿望,竞争能力的提升则源自于自身的努力和有组织的培训。企业要加大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力度,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训机制,满足青年员工成长成才的迫切愿望。一是要制订系统的培训计划,根据业务工作、企业管理等发展需要,以及工作所涉及的有关法律法规等方面有关规定,丰富培训内容,加强效果评估,提高综合素质。二是要建立完善以岗位培训为基础、目标培训为重点、自我学习为补充的培训制度,将培训工作长期开展下去,建立员工职业发展规划。三是要分层次、有步骤地抓好青年员工的专业培训和知识更新培训,使其及时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业务更新发展的要求。四是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坚持培训与考核相结合,培训与使用相结合,提高青年员工参与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实效性,使青年员工的学识水平、岗位技能和综合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四、“有效需求”理论在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

作者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佳流程应该是:发现需求--满足“有效需求”--激发更高层次的需求--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这样一个需求的上升过程中,产生推动企业发展的巨大内在动力。实践证明,以满足“有效需求”为出发点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激励机制会给员工的思想情绪带来一系列变化,尤其是在青年员工中效果更明显。真正能满足青年员工“有效需求”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应该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广开渠道,倾听心声

要做好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最好的办法是拉近与青年人的距离,多聆听他们的意见和心声,对好的建议表示肯定和褒扬,对不好的思想发展势头及时指出并作必要的引导。在实际工作中,企业领导要通过青年座谈会、基层调研、个人谈心等形式来了解青年员工的心声,在政治、工作和生活上给予青年员工真诚的关心和帮助,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起到“聚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二)转变方式,寓教于乐

企业应根据青年员工的思想特点,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创新活动形式、工作方法,从青年自我价值实现的具体要求出发,开展青年读书活动、岗位成才活动、岗位练兵活动、素质拓展等活动,搭建平台、建立机制,切实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使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生动有形、具体实在,为青年所喜闻乐见,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营造氛围,倡导上进

积极、快乐、向上的工作氛围使人精神焕发、斗志蓬勃,工作效率倍增;消极、哀叹、拖拉的工作氛围会使人低迷颓废、意志低沉,工作效率低下。在工作氛围的营造上,一方面,领导干部要做好言传身教,为青年员工树起身边的榜样,使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学有楷模,这是最具备信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另一方面,要营造健康向上的团体氛围,可以通过开展职工运动会、体育专项比赛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营造一种和谐的工作环境,提高青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用好方法,提供舞台

面对以“80后”为主体的青年员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突出社会主义“主旋律”,更要针对其特点,用好方式方法。教育方法上要摆脱自上而下、说教式的单向灌输模式,坚持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变指令型为指导型,并始终坚持教育形式上的整体性和协调性相统一。一是把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与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相结合,大力弘扬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培养青年员工良好的科学精神和公德意识,全面提高个人修养,使思想工作真正达到修身正行的效果。二是把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与加强企业管理相结合,坚持“立足教育、辅之管理、寓教于管”的思想工作原则,加强工作纪律约束,使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互补互促。三是把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营造良好的内部人文环境,充分发挥文化氛围的潜移默化功能。四是把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与加强锻炼培养相结合,在企业内部形成公开选拔、唯才是举、不拘一格用人才的风气,使那些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人才能够及时脱颖而出,从而发挥对青年群体的示范激励作用。

对新员工的工作要求篇5

在工作中善于创新,是各级党政组织对广大公务员的突出要求之一。对公务员工作创新进行研究和指导,是公务员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创新,作为一项整理性的要求,已经体现在各级组织的各项工作和对各项工作的要求之中。

公务员工作创新的切入点

从创新理论创始阶段的含义看,创新是一个过程,或是一种有目标、有措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随着创新理论在经营、管理等实践中的运用与演绎,人们对创新的理解多样化了,同时在对创新的认识上也出现了一些偏差。

有人把创新作为时髦,言必谈创新。其实,创新既然是一个过程或是一种方法,实施创新就必须有实质性的变革、实质性的发展,停留在精神上、意识上只是对创新的一种“向往”或是“利用”。

有人认为创新就是要标新立异,认为只要是新事物、新思路、新措施就是创新。其实,创新必须有相对的目标,必须围绕事物的本质、围绕一个目标的根本要求、一件事物的根本利益进行,否则,无所谓“新”。

有人认为创新是一切工作的突破口,对工作不作具体的效益性分析。其实,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有最好的结果,创新理论的根本就是研究经济利润的最大化。不顾具体工作的固有规律,遇事不谈效益和效率不是创新的初衷。

有人认为在平凡的工作之中无所谓创新,认为在日常工作岗位上谈论创新只是一种“游戏”而已。其实,创新既相对于目标更偏重于效率与效益,在工作目标基本恒定的情况下,追求效益和效率最大化的方法仍然是可以多样化的,实现这种“最大化”的方法与途径,在本质意义上也就是创新。

那么,公务员如何在本职工作之中寻求工作创新的切入点呢?

实事求是,我们绝大多数公务员不在决策岗位,大多在“执行”层面进行常规性的日常工作,要求公务员都有“轰轰烈烈”的创新举动是不现实的。但是,笔者认为,公务员工作中仍有多种创新的可能。

(1)行政工作的目标往往是定责、定性的,而实现行政工作的目标大多有一个“如何更好、如何更高、如何更快”的问题,这就有直接针对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工作创新的可能;

(2)公务员的服务对象是相对稳定的,而服务对象在不同时期、不同情景下的要求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就有分析工作对象的新需求,确定新的目标进行工作创新的可能;

(3)机关工作的程序、手段或途径是“程式化”的,而社会的进步、本职工作对社会适应程度的提升会与相对不变的“程式”产生一定的距离,这就有研究自身角色差异,明确新的目标进行工作创新的可能等等。

在某种程度上说,创新的切入点或突破口就存在于自身工作的运行之中。公务员的工作创新,就是在本职工作的运行环境之中,踏实、科学地追求自身工作的最高效率和最大效益。

影响工作创新的组织因素

公务员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依法行政,其行为必须服从国家、法律和组织的意志,必须对自身的本职工作负责,因此,公务员的工作创新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同时,从组织内个体创新的过程看,创新者必须有相对的工作职责与工作目标,创新过程必须有决策者、有组织者,创新的成功与否必须有相应的激励与惩戒措施等等。在这些意义上讲,公务员工作创新的主体应该是组织与个体的结合、互动。

从目前公务员管理工作的实际看,一是工作创新的要求比较宽泛,组织内部工作创新的指导思想没有过细的分析和分解,创新的要求提出以后随即就成了一个口号;二是工作创新往往在“培养精神”、“提升能力”等方面形成了抽象性的要求,使一个“寻求措施实现新目标”的工作过程停止在了“理念”上;三是没有在工作创新的组织程度上下功夫,过分强调公务员的个体创新,组织在引导、促进方面没有具体的、相应的得力手段;四是在工作要求上过于简单化,把一切的“新”都作为工作创新来对待,造成了一些误导,没有完全起到应有的工作效果。

在组织方面,至少有这样一些因素需考虑:

组织环境。一个组织的工作环境是公务员工作创新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公务员工作创新全过程各个环节都受组织的制约与控制。(1)组织对重点工作的创新方案和各分项目标创新的引导程度;(2)组织对工作创新的促进手段;(3)组织成员对工作创新的认可程度;(4)组织内部团队建设氛围。

职责分工。公务员的工作创新,是相对于追求本职工作的最大效益,工作职责的明确就成了工作创新所不可或缺的因素。(1)组织之中各成员工作职责划定的科学程度;(2)各成员对自身职责的认知程度;(3)组织对各成员工作的管理方法;(4)组织对各成员工作成效的认定方法与手段。

资源配置。创新是一个工作过程,必须有相应的工作资源。(1)组织中相关工作机制的建设与协调;(2)相应的人、财、物的协调;(3)相关规定、制度的研究与协同。

激励控制。公务员的工作创新应该是在组织控制之下的工作过程,既要鼓励又要把关。(1)创新方案的形成与确认机制;(2)创新工作全过程的责任性控制;(3)方案成功的激励方法与力度;(4)创新过程的总结与反思机制。

公务员工作创新的个人要求

公务员的工作创新应该说是一项艰苦的劳动过程,对公务员个人的要求很高,甚至于要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

负责。责任是公务员的工作灵魂,公务员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没有高度负责精神就不是一名合格的公务员,也根本谈不上工作创新。

上进。上进心是公务员工作创新的动力。“无志”即“无为”。上进心涉及公务员的价值观、心理品质等多种复杂的因素。一是对工作必须时刻保持争上游、争进位的状态,把工作做得好不好、效率高不高作为考验自己社会价值的重要标尺,即使面对极其平凡、极其简单的工作,也要不断寻求工作的新目标。二是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激发面对新事物、接受新事物的热情,保持与时代、社会的同步,时刻把自己置身于前进的、运动的状态之中;同时,不断地把自身工作与大局工作相比较、相衔接,善于在大局工作之中发现、捕捉自身工作创新的动力与目标。三是注重能力的提升和发挥,在心理素质、思维方法和工作能力各个方面,积极提高自己,为工作的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求实。求真务实是公务员工作创新的基础。不求实,所谓的创新就是“南辕北辙”。一方面,工作创新的立意本身不能有丝毫的差异,创新本身是为了工作水平的提升。工作创新是一个“做事”的过程,谋求创新不是哗众取宠,不能用谋求名利的指导思想、华而不实的工作手段对待工作创新。另一方面,工作创新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工作过程,必须有目标、有措施、有反馈、有修正等等,不能用创新的口号代替整个工作创新的全过程。

坚毅。坚韧不拔是公务员工作创新的保障。工作目标的实现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创新”,本身就意味着这是一个必须付出艰苦劳动的过程。第一,要排除个人的懒惰因素。公务员在社会中生活,在工作以外有众多的因素极有可能影响工作创新的积极性,不断地“消耗”创新的动力,而且,这些影响有时是合情、合理的,这就需要公务员自身有高度的自制力。第二,要抵制他人的干扰。工作之中人与人的关系是客观存在,这种关系的复杂性对公务员的工作创新可能产生消极性的影响,如怀疑、嫉妒、嘲笑甚至不屑一顾,有时这种干扰是长期的或是群体的,这就需要公务员自身有高度的自信心。第三,要有克服困难的坚强信念。工作创新不是易事,创新中的困难有时让人无法想像,甚至是一个接一个的困难,这就需要公务员有胜利的坚强信念。